首页 > 网络 > 网络打假 > 正文

脉脉非法窃取用户信息 吃了官司依然猖狂

时间:2017-08-29 10:55:14        来源:中国消费网

  周末,笔者在家中慵懒的享受周末,却被一条让人毛骨悚然的短信惊醒。

  

偷我数据窃我隐私,怎还敢邀请我注册?


  信息来源是一款名叫“脉脉”的软件,该软件不仅知悉笔者前公司名字,还列举了多位熟知的朋友或同事姓名。一款从未注册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过的名叫脉脉的软件究竟有怎样的神通?不仅能知道笔者的号码、工作经历和社交朋友,而且还有胆量公然告知“我偷了你的信息,你用我的软件不?”这不就是敲诈勒索行为的变种吗?

  脉脉吃了官司依然猖狂

  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笔者发现有着相同经历的朋友还不在少数,大多数用户都是在从未接触过这款软件的情况下被获取个人信息而推荐产品。

  而在深入探究后发现,脉脉的丑恶行径真的是越发令人发指。在运营模式上,这款软件试图复刻linkedIn模式在中国发展企业社交。据悉这款软件中可以由用户接入微博、人人网等信息,然后借此寻找一度人脉和二度人脉。

  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接入微博和人人网,该平台就可以获得与该用户相关的微博好友和人人网的信息!而问题在于,这种做法完全是脉脉和用户个人之间的行径,新浪微博尽管曾与脉脉合作,但窃取信息的行为并不在合作内容之中。在此情况下,新浪微博一纸状书将脉脉告上法庭。

  在诉讼中笔者也知道了为什么脉脉能够获得笔者的信息。新浪在诉讼中表示,“脉脉要求用户注册脉脉帐号时上传自己的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从而非法获取该联系人与新浪微博中相关用户的对应关系,将这些人作为脉脉用户的一度人脉予以展示,并将非法抓取的该人新浪微博职业信息、教育信息进行展示。”

  

贪得无厌,让微博忍无可忍


  贪得无厌,让微博忍无可忍

  在2016年4月,北京海淀法院宣判认定,以“打通人脉”为卖点的社交软件“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合理费用200多万元。

  也就是说脉脉的行为在2016年4月就已经盖棺定论,从微博私自获取信息的行为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可怕的在于,笔者在2017年8月依然受到了脉脉的骚扰,也就意味着200多万根本没让脉脉害怕,这款软件的发展和信息窃取行为依然在继续。

  惊人的利益链条

  既然被微博起诉,已经被判决。可是为何脉脉依然坚持在窃取用户信息,这背后的利益链条实在难辞其咎。

  

偷我数据窃我隐私,怎还敢邀请我注册?


  脉脉打通的是我的人脉,还是你的财路?

  脉脉与其他软件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脸皮明显要更厚。其他的社交类软件一般都是用户在注册后使用时才会被征询意见是否允许访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通讯录等敏感信息。而脉脉在注册时就要求用户授权访问。而在用户允许之后,脉脉会对包含了相同信息的用户数据等进行梳理,然后,就发生了笔者的遭遇。

  而作为一款想模仿linkedIn 的软件,能够获悉笔者的前东家并不奇怪,在综合了大量的号码、个人信息后,脉脉自然能够整理出一张人际关系网。而如果通讯录不够,那么脉脉就会选择第三方平台,也就是把他告上法庭的微博和人人网。但是,在法庭的失败并没有让其伤到元气,200万和失去微博这个盟友对于一个掌握了庞大用户数据的公司来讲,根本不值一提。

  当任何一家企业够掌握了海量精确的用户信息和数据之后,他已经拥有了一笔不菲的财产。如今在网络中贩卖第三方信息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丰厚的回报,而借助这些财产再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将用户的信息进行买卖、更新和填充等,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保持生命力。

  

偷我数据窃我隐私,怎还敢邀请我注册?


  多少人在打着大数据的旗号偷着我的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中,用户的数据安全已经变得极为脆弱。在任何一个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转瞬之间都可能传遍整个互联网,人肉搜索能够如此发达也正是因为网络中信息遍地开花,人们可以轻易的掌握到他人最隐私的部分数据,而这部分数据的价值也可以被各种企业开发。同时,嗅到商机的黑客也会不断去窃取个人信息,用来贩卖、更新和敲诈勒索。

  防不胜防也要防

  脉脉类的软件在全球绝非仅此一家,庞大的经济利益已经使得用户数据成为发家致富的好出路。但是,又有谁会为被骚扰的、置于危险境地的用户考虑过呢?想要解决这类问题困难重重,但是即便防不胜防也要防,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这种猖獗的信息窃取行为才能有可能遭到遏制。

  

防不住也要防,个人数据安全必须靠自己


  防不住也要防,个人数据安全必须靠自己

  第一,拒绝向任何陌生软件透露个人信息和他人信息。脉脉是主要信息来源是通讯录,在其提出访问个人通讯录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拒绝,这不仅仅是在为他人负责,也是在为了自己的信息和底线进行坚持。

  第二,不参与网络中涉及他人信息的传播。比如前段时间尴尬的人肉搜索,网友的热心人肉之下是一个无辜用户的受害。网络具有很强的盲目性,不盲从、不参与、不传谣、不造谣是每一个网络用户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面前有媒体,胸前有良心,背后有法律。如果遭遇了信息泄露等事件,一定不能忍气吞声,及时曝光公开,寻求一切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如果侵犯了底线,记得运用法律武器以求解决。

  总结

  有时,笔者会庆幸能够成为一个媒体人,遭遇了这种事件时至少可以为自己、为有着相同遭遇的用户发声。但是,那些千千万万一样被窃取了信息却没有发出声音的用户又当如何呢?面对脉脉软许的偷盗和勒索只能默默忍受发财当有道,别让一时的利益蒙蔽了互联网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