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消费评论 > 正文

无人机实名制要管理也要服务

时间:2017-07-04 08:41:09        来源:中国消费网

  民航局5月16日宣布,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将于5月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正式对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同时正在建立无人机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的实时交联。

  近年来因无人机引发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已经成为影响机场飞行安全、公共安全的“大敌”。民航部门出台无人机登记实名制规范,不仅是安全管理的需要,更是对无人机问题频仍的解决对策。

  对于“野蛮飞行”的无人机当然应该严格监管,即使实名制登记也不为过,但对于无人机的管理和安全的防范,绝不应该止于实名制这一举措。实际上,实名制登记只是监管无人机的重要一环,而监管无人机、解决无人机飞行隐患,应该包含更多带有公共服务色彩的多重命题。

  不能排除的是,一些无人机飞行爱好者之所以频频 “闯禁区”飞行,是因缺乏可以“正常飞”的场所和空间。现代大都市高楼密集,人群密布,公众场所空间逼仄,在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市容现状之下,往往倒逼着无人机飞向空旷的机场及周边。在农村搞无人机飞行也不合适,有交通不便问题,也有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配套缺乏问题。在偏远农村,也很难满足无人机爱好者扎堆游乐的要求。这其实正是让无人机“铤而走险”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在对无人机实施实名制之后,更应关注和解决好无人机可以“正常飞”的客观需求。政府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设置一些可以满足无人机正常飞行的空间或区域,让无人机飞行爱好者的娱乐心理得到正常满足,于正常途径释放他们的热情。这是避免无人机“打扰”大飞机的关键。

  政府有关方面还应做更多的深入细致的其他服务。其一,提供更多的对无人机驾驶人员的培训服务,让无人机驾驶人员的操作更规范、驾驶水平更高。其二,无人机领域兴盛的背后,面临的是维修维护相对困难的现状。玩家的无人机损坏、出现故障后,维修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地点、维修点过少等。此时的公共服务应该跟进,解决无人机爱好者的需求,拉近他们对管理者的认同感。其三,加强无人机管控的最终目的是维护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必然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对无人机行业的政策引导,让该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更多附属产业行业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行业规范与人员自律,为实名制无人机提供更多的守法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