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领域。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如何满足消费者线上购车的需求,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近日,在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加快数实融合 释放汽车消费活力”座谈会上,部分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与相关企业代表深度交流、把脉建言。
金融服务汽车消费“堵点”如何破?
鼓励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是重要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连续13年居全球单一市场销售首位。其中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座谈会上,阿里集团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阿里汽车/天猫服饰/天猫物流事业群总裁陈曦介绍了一组数据。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汽车制造技术进步带来的普惠效应,汽车资产属性日益下降,汽车消费正在从奢侈品向代步工具和休闲娱乐产品转变,商品迭代及更换频率加快。与此同时,多项专业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的看车、购车的决策偏好正在向线上迁移,越来越看中销售全过程的数字化、便捷化体验。调研数据显示,30%消费者希望一键订购后新车送货上门,甚至愿意为不超过1000公里的送车里程服务支付额外费用。同时,90后、00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军,他们更注重线上选配,柔性化定制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新能源消费体验。
“然而,目前行业内,金融机构大多为线下场景提供定制化汽车消费贷等金融产品,线上汽车整车消费金融产品很少,而且线上大额支付还存在卡点。”陈曦表示。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同时,第三方余额支付层面也受《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各银行自设的线上支付额度等限制,很难满足线上汽车消费需求。调查显示,有50%的线上消费者有意愿线上一次性全额付清车款,其中30%因各种支付限制最终放弃了线上购车行为。
“国家的相关文件对于三大类消费场景是非常重视的,一个是汽车消费,第二个是住房改造,另一个是养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介绍,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居民的消费意愿在快速回升。但与居家生活用品不同,线上大宗商品的销售增长缓慢,特别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在线汽车销售仍待突破政策瓶颈。
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看来,加快推进与汽车线上消费新场景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举措,不但能充分释放汽车金融促消费的潜能,还有助于通过金融支持汽车消费,进一步推动线上销售新趋势的发展。
“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来看,应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线上汽车消费特定场景提高消费者单笔支付额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权忠光建议,金融监管部门鼓励银行联合整车厂商、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线上汽车消费场景下,可授权临时提升银行卡快捷支付额度,从目前行业普遍的5万元/笔增加到最高30万元/笔,基本可以覆盖到绝大多数家用汽车品牌。
“我们一直说软件定义世界,现在可以说数字定义世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表示,要关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通过数字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将汽车设计、制造、销售、维护,真正连通起来,也就是把用户和最前端的整个产业链连通起来,不仅促进消费,甚至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更新换代。
钟章队建议,汽车产业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力点,这个产业有很强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这方面。未来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推动数字产业月汽车产业融合,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下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推出适合消费者的汽车金融产品。
如何消除消费者线上购车的后顾之忧?
“数字金融助力汽车消费是一个重要路径,但不可回避的是,金融服务介入大宗商品消费支付等,究竟该如何配套,还面临着个人信息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尚福林表示,汽车金融不断创新数字化转型模式,在汽车流通领域的驱动力作用日益凸显,下一步,还需提升服务质量,覆盖更多范围,简化审批流程;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另外,要提高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风险面广、点多、数量多,如何管控?线上购车售后服务如何跟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如实名制等措施是否可以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标准,都需要继续细化,在促进线上汽车消费的同时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工作。”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
“2021年底,银保监会指导行业开发了线上新能源汽车的专属产品,保单可以在线上操作,让消费者一个良好体验。专属产品上线一年多对新能源汽车实现较快发展,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网上销售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延礼介绍说,目前,车险从投保开始直到远程理赔,数字化程度已达到80%-90%的水平。
“很多保险公司都可以签网上的合同,费率可以谈,保险的问题不大。关键是线上销售信息对称化的问题最难解决,这是我们在线上实现产品销售最大的障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权忠光表示,做好信用采集,要既保证个人信用的真实性,又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下一步要加强研究和落实。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促消费也包括适度扩大消费信贷,目前,消费信贷的占比较大。“下一步,在更多优惠政策上,还需做好引导,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另外,不同的汽车公司有不同的标准,要通过多方协调,进一步推动汽车金融产品走向标准化。”
消费场景“上新”如何做?
由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技术所驱动的消费“新供给”,正不断创造着新需求。当人们的消费意愿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消费升级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品质。“上新”成为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的重要引擎。
“在新产品、新技术、新供给的创新引领下,要拓展汽车消费的新场景。”尚福林表示。
“目前,线上购车,可以实现送车到家,但是用户体验度较低。采用数字化购车,消费者能够找到有关他们的信息并产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加强线上与线下融合,让用户线上选车,线下可以在展厅进行实体体验,从而为用户打造购车新体验。”周延礼表示。
在权忠光看来,目前汽车线上销售有很大优势,可选择性强,同时,价格上也可以定制化,可以定制的从需求端解决供应供给端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线上体验,比如以新兴VR虚拟现实制作的车辆VR互动展示系统,能直接促进汽车销售转化。
“我们在仿真化的网络体验空间下,通过网络虚拟驾驶员的展示和 VR模拟展示,能让用户感受到不同标配、选配的车在行驶当中的数据性能比较,让感兴趣的潜在客户能触手可及,获得车辆信息全面信息,这是实现线上汽车销售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和优势。”权忠光说道。
权忠光介绍,目前,包括抵押、上牌等的一站式服务在多地已有试点,下一步还要加大推广,尤其是针对线上购车,打造整合多项服务的一站式线上汽车消费新场景,提升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购车体验。
“数实融合的堵点,更多来自数字经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大教授钟章队解释称,融合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融合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层是融合基础设施,第三层是创新基础设施。
“实际上,对于阿里等企业来说,最核心、最难的融合在于基础设施。”钟章队表示,下一步要努力和实践的重点,就是探索如何真正地使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实现数字化,这是最难实现的一段。
“这一段实现后,将来从设计到制造、销售、维护,才能真正连通起来,真正把用户和最前端的整个产业链、商业链连通起来,不仅可以促进消费,甚至可以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钟章队进一步补充说,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方面,不能只从平台经济角度考虑,还需从顶层设计加强研究,进一步细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