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消费快讯 > 正文

热度持续走高之下,厘清ESG投资概念至关重要:第三期中国媒体人ESG研修院圆满收官

时间:2024-02-27 17:04:09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至现阶段被全球认可的理念,与此采取的相关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一财经研究院将可持续发展研究作为重要领域,多次发布报告和举办论坛,为推动可持续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是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于舰2023年6月7日在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于舰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2023年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新发展 可持续”,关键词是“融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谈融合这个概念,让我们很容易想到:不同收益目标的资本的融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公益与商业的融合、国际标准和本土国情的融合,等等。

融合同时意味着思想上的碰撞,行动上的探索,许多以往的例行模式或将不再适用,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下,我们需要纳入新的目标、新的规则、新的业态以及新的政策,这也是本次论坛各界人士所要共同探讨的内容。

2023年是第一财经成立二十周年。第一财经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我们16年前就正式启动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多年来,第一财经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利用新闻采编、研究报告、教育培训、论坛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可持续发展,推动这一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我们也愿意不断推陈出新,以一财全媒体平台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优秀案例的传播提供支持。

回望八年前,2015年,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共同签署《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设置了未来15年要完成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建设创新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毋庸置疑,193个成员国签字,这些目标在全球达成了空前的、广泛的共识。

过去八年,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做了很多努力,但目前来看,在既定时间内完全实现17个发展目标并不乐观。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新增贫困人口在增加(2020年上升至1.24亿人),粮食安全形势也面临挑战,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从今天开始放到每一天,或者更长远的未来,需要各国政府在政策制定、实施以及最后落地上投入更多资源。

虽然由于不平衡的发展,有的地方可能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发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主动关注它、践行它;或者一些还不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却在做着符合这个理念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的一些企业虽然在概念上对ESG是陌生的,但由于有的中国企业发展目标其实是与国家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所以,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基于仁商的文化土壤,承担社会责任于他们来说与生俱来。在前不久诺亚财富联合第一财经研究院、碳中和行动联盟联合主办的一个ESG论坛上,斑布纸业品牌创始人沈根莲结合自己的经历也表达了这一观点,她说,“在中国企业当中,很多企业家的初心和本意都是在做ESG这件事情,但是并没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梳理出来。这些理念和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并非空白,未来前景也不悲观。这也提示我们,如何将国际的一些规则进行本土化,用中国式的、人们更容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让我们利用好这些理念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搬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极其复杂的规则,在其中内耗人才和物力。近年来业界一直在呼吁,要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ESG标准,在融合中发展。

回看当下,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以来,全国很多省市都在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其实融合了一系列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理念,成为适合中国的叙事表达。

事实上,中国融合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目标,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且成果可鉴。2016年以后,我国陆续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等文件;在十九大报告中,精准脱贫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一;在2020年底,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为共同富裕和防止返贫的“中国版”消除贫困与消除饥饿的范式。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政府2020年9月提出的“双碳”目标,目前正在实施当中。

中国的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减少不平等目标以及促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都是相一致的。

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的背景下,不同领域目标的融合无处不在。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来看,不仅顺应了联合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也在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定制了务实的实现方案。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担责守信,也有自己的引领与创新,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用历史上不算太长的时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所有繁荣的背后是人,人们期待的是这个社会所有人都能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果实,“不落下一个人”的理念体现的是包容、平等、共同富裕等做人与做事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被更广泛地传播,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不谋而合,相信这一理念会在未来被更多中国人迅速地带入实践中。

前不久,在第一财经对上海高新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小巨人企业瑞柯恩进行调研时,创始人张敬申对我们说,“我们从做企业的第一天开始,目标就是把这项好的技术转化成产品,最终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这样的初心使我们能够跨越周期,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能够获得社会各界的良性反馈。所谓‘星光不负赶路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探索了不同的方法和路径,但我们知道,目标才是所有奔赴的意义。

愿我们每一个个体成为可持续理念的践行者,成为思想和行为上的利他者,成为平等包容的守护者——世界更趋美好,最终,我们自己也将从中受益。

——

文 | 于舰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