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磊)“动静、闹热与安谧之对照,徜徉于此,思接古今,品味当下。”高大的书简雕塑上,镌刻着由作家苏叔阳撰写、书法家米南阳手书的《重修三里河记》。雕塑前,草木芳菲,流水潺潺,这里,是北京前门三里河景观带的入口。
“我不要海景房,有这河景房就够了。”一位居民拿着扇子倚在桥头如是说。今年“五一”,修整一新的三里河景观带正式向社会开放,曾经破旧不堪的平房区,如今成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致。
前门三里河:
前世今生
三里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正统年间,据明代《河渠志》记载:“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
大约在正德末年,因河道严重淤积,河水断流,三里河基本废弃。清代初期,三里河的大部分河道已经成为平地,人们在河道故址上建起了房屋,逐渐形成了多条街巷,仅存的一段河道也逐渐成为臭水沟。新中国建国初期,臭水沟被改为地下暗沟,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就是原先三里河的一段河道。
改造前的长巷头条、二条。(前门街道办提供)
赵锡山大爷在这里居住了70多年,回忆里却没有三里河的影子。他说:“我这一代人是没有见过这条河。”在他的记忆里,曾经的三里河地区,密密麻麻全是民房,年久失修,整个长巷下头条,能够看得上眼的房子就是北口的长春堂,和巷子中间一个做粉笔的小厂子。
2016年8月,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今年“五一”期间向社会开放。新修整的三里河景观带,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路,东至长巷二条、正义路南延。全长约600米,考虑到水体维系的难度,这条河的平均宽度只有6米,设计水深为0.4-1.0米。
如今的三里河,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致。
小崔是“新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从老家南京来到这个城市,在她的印象里,北京很少有这样的景致,三里河这一隅北方江南,让她想起自己的家乡。
前门水乡:
新河道倒映旧时光
“鱼!鱼!”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手扯着爷爷的衣角,一手指着水里的鱼,红扑扑的小脸满是兴奋。
景观建设初期,河道里投放了约100尾观赏鱼,还栽种了荷花,如今,新孵出的小鱼苗已经成群结队地在水中游弋,鱼戏莲叶间,莲叶何田田。
前门三里河再现小桥流水。黄磊摄
三里河是人造河流,为了保持水质,河道设置有不少玄机。“最主要的就是两套水体循环系统。”负责景观改造项目的天街集团总经理助理姚文国表示,在河道的两端和中间共埋藏了3个大型的蓄水池,能存1000多立方米的水,河水通过回水口流进蓄水池,经过沉淀、消毒、净化,再用泵打出来。
芦苇与荷叶的掩映下,河道中分布着好几处形态各异的石坝,这些石坝其实是造景和水体净化相结合的工程。姚文国指着一处石坝介绍说:“里面是活性炭,外边用石头封上,起到过滤作用。”
三里河并不宽阔的河道里,两棵大树屹立水中,河水绕树而过。姚文国说,设计河道的时候,就希望尽可能地增设绿化,能保留的大树都保留下来了,“增加宽度、守住界面,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
三里河地区有18处会馆古建筑,房屋腾退出来后,正在逐步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有的砖、瓦、石构件,能用的都原封不动地利用,更新的部件在质地、色调上也尽量与原来相同。今年8月1日,江西临汾会馆以“会馆博物馆”的面貌免费向公众开放。
蜿蜒曲折的青石街道,水榭亭台的立柱飞檐,无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原来,这里所用的石材和木料,都是从全国各地收集的旧料,既是旧物的再利用,也是景区历史风貌的延伸。
前门人家:
老胡同畅享新生活
“我们家以前就在这儿,现在变成河了。”三里河景观带开放以来,经常接待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曾经的“原住民”。如今河道的位置,曾是一条挤挤挨挨的街巷,名叫“得丰东巷”,约有480户居民,为了支持景观带的建设,陆续搬离了原住址。
大江社区党委书记李文生说,居民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步理解、完成搬迁,速度非常快。随着景观带揭开神秘面纱,居民们也逐步认识到,改造工程确实是一个有益的事情。“社区还组织了300多居民参加环河健步走,让大家切身感受老胡同的新生活”。
景观带的建设,改变的不仅是环境与风景,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能为了修河而修河。”姚文国说,改造工程考虑更多的还是利民惠民。笔者看到,位于河道两侧的民房都修葺一新。“这里是老平房区,以前很多市政设施不配套,现在我们把居民家里的市政设施,能接的都接上,水电都梳理了一遍。”姚文国说。
美景如画似水乡。黄磊摄
郭淑荣阿姨是1986年搬到三里河地区的,在这里住了30多年,“以前这里都是平房,没有这么干净整洁”。景观带建设起来后,居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蚊蝇比以前少多了。“环境好了,人的心情自然好了,有了这个景观,我们居民也有了幸福感。”郭阿姨说,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绿植协会,“有了专业的指导,我们懂得一些绿植的方法和技巧,以后更进一步搞好绿化,把我们社区美化起来”。
景观带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时候,大江社区就组织居民代表商议制定了居民公约,组建了“前门人家志愿服务队”,在景观带为游人服务。居民们还编了快板书,宣传文明公约。“我们‘五一’3天都没休息,在这里执勤。”郭阿姨骄傲地说,“我们就是维护这个景观来了。”如今,志愿服务队已经发展到40多人,都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
“环境好了,人的思想素质自然也提高了,这么好的景,不好意思乱扔垃圾,或者光着膀子出来溜达。”赵大爷插话道。
赵大爷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出过画册、办过画展。笔者问他有没有画过改造之前的三里河。赵大爷说,“以前这个胡同破破烂烂,没什么可画的”。现在,他正在计划着给新建的三里河画一幅长卷,“我们社区的事,我当然要积极地出力”。
三里河景观带刚刚开放不久,围绕三里河的文章该怎么做,依然在不断地摸索。河道里,一人多高的芦苇已经开始抽穗,再过一个多月,芦花就要开了,等到岸边的垂柳长起来,三里河这片闹市中的桃花源,又将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