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房产家居 > 正文

新总规构建宜居框架 北京或升级国际人居标准

时间:2017-08-29 10:55:21        来源: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讯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至今仍未公布,但来自方方面面的权威解读正不断“剧透”。8月22日,由新京报主办,九龙仓、绿城集团、中交地产联合承办的“世界城市,国际居住区——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下的国际人居价值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从城市规划出发,对未来北京城市人居格局进行了展望。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北京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的基础体系已经充分,未来,北京迫切需要高品质的国际化人居区域。为此,上述论坛还从城市、建筑、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甄选出首批北京城市国际居住区研究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将就北京打造国际化人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推动城市国际居住氛围的升级。


  北京将构起宜居城市基础框架

  新总规草案早在年初便向北京市民进行了公开展示,并接受了意见反馈。但其内容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仍有很多被忽略的地方。上述论坛的举办便从人居的角度对规划进行了详尽解读。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秘书长冯奎在论坛上特别有提到,新版城市总规草案,在构建宜居城市的框架体系上,展现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值得进一步深化。


  众所周知,新总规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旨在强调“宜居”作为城市基础性的作用,虽然“国际一流”的目标相对遥远,但从构建起宜居的基础性地位来说,新总规内容指向性很明确。


  事实上,针对宜居品质的提升,新总规特意提出了减量规划的发展模式,这也意味着核心城区土地日益珍贵,居住环境将再迎升级,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防灾减灾等等很多方面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新总规里还提到“一刻钟”生活圈的概念,要打造集聚了一些生活功能的社区圈层。这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内容部分中的“城市组团”概念有着共同之处,都是要建设大量的生活圈。




  “宜居品质和生活空间结合在一块,体现的方向是‘变大为小,化整为零’。”冯奎特别强调,“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样的战略定位要依托于一个城市,这个城市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基础性的标准来讲,就应该是宜居。”


  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曾在瑞士、香港、美国湾区都有过居住经历的Segway&Ninebot集团副总裁、赛格威机器人创始人蒲立对于北京构建宜居城市体系有着更深刻体会。他指出,宜居城市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足够包容、平等。北京正在塑造这样的环境,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愿意回国生活。


  北京或升级国际人居标准

  从新总规视角放眼未来,宜居是基础,“国际一流”则是长期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一流”与“富有”、“高房价”不能划等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坦言,世界上的富人并不是都居住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但这四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一定是高的。


  对于城市和区域国际化的特征,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与毛其智有着相同理解。他指出,文化活动、宜居程度、生态与自然环境、城市容易接近的程度这些都是城市是否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全球影响力代表了国际化程度。


  由此可见,从“国际一流”的长期目的出发,北京迫切需要具备文化、生活品质、生态条件等指标率向国际化标准看齐。


  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副所长彭剑波的话来说,“北京需要高品质的国际居住区”。所谓高品质国际居住区,彭剑波给出了“五维四圈”这样一个标准。


  他指出,从目前北京来看,国际居住区首先得有国际化的人群,也就是要有能形成全球精英的社群圈;再者区域周边得有高端产业圈;其次,区域周边还需要有国际综合配套服务圈。比如,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场馆。最后,城市公园交汇的绿色生态圈也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如彭剑波所言四圈交汇的地方,目前就北京东四环核心片区与其特征最相符。这一片区由朝阳公园板块与将台板块共同组成,区域坐拥798艺术区、横连北京第三和第四使馆区的优势,电子科技城一带也是众多高新科技企业落户的首选地之一。此外,片区高端住宅与商业设施云集,最为典型的当属入驻了众多国际时尚品牌的颐堤港购物中心,此外,朝阳公园、四得公园、将府公园、酒仙桥公园等城市公园于此交汇。综上所述,区域作为北京高品质“国际居住区”的形象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区域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国际交往人才、生态公园配套、高端居住空间品质等产、人、文、城、居五个角度,也正在引领北京城市国际化进程,甚至推动北京国际大都市宜居、宜业体系的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