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消费要闻 > 正文

木兰围场的田园牧歌

时间:2017-08-14 09:20:22        来源: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塞罕坝,位于北京北部280多公里处,是一个拥有112万亩林地的“美丽高岭”。这里不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更是“水(滦河、辽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从2004年开始,毗邻林场的河北省围场县政府和百姓开始从这片绿水青山里寻找脱贫致富的绿色财源。历经10多年发展,如今全县每年仅旅游收入就达到4000余万元。“华北绿肺”“天然氧吧”的美名成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围场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与希望更加坚定明朗。

  “喜绿”

       农家乐留住过路客

  远望是蓝天白云下或深或浅的绿色山脉陡缓交错,两旁是青青的草原蜿蜒的河水,织锦般灿烂的花海里朵朵花儿摇曳多姿、争奇斗艳。7月31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驱车走在前往塞罕坝林场的路上,一路美景让人心醉。


林海花海让人沉醉。李建摄

  汽车过了棋盘山镇,沿整修一新的棋塞公路拐过一个弯,眼前景色为之一变,公路两侧一溜儿满蒙特色门楼、青灰瓦披屋顶、满族图腾矗立、“八旗”迎风招展。这个洋溢着民族风情、精美别致的山间小镇,是哈里哈乡三义号村,是去往塞罕坝的必经之地。

  五间标准民宿、小火炕餐厅、木栅栏小院,门楼、屋顶、檐口都装点着民族元素……走进村里有名的陈姐农家院,老板陈淑芝正忙着收拾小院的卫生。

  50岁的陈淑芝炒得一手好菜,2005年就开起了农家院,为了提高接待能力,今年对小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准备重新开业。眼看旅游旺季到来,陈淑芝顾不上休息,忙着采购各种山野菜、牛羊肉等坝上特色食材。

  “塞罕坝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陈淑芝说,小院改造总投入8万多元,但“只要干得好,一年就能挣回来”!

  美不胜收的塞罕坝被摄影发烧友誉为“拍不烂”的地方,与塞罕坝共享一片蓝天白云的哈里哈也不缺“养眼”的绿色。就在这两年,随着一张张美图刷爆承德“朋友圈”,哈里哈火爆了起来,成了热门的乡村游目的地。

  “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我们根据游客需求进行分配,到不同特色农户家中就餐、住宿。”三义号村旅游合作社社长刘建国介绍说,去年全乡农家游增至82户,干得好的村民收入一年有3万多元。

  哈里哈乡陈大姐们的“小确幸”,只是围场县百姓从绿水青山里“捞金”、通过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走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围场县旅游局了解到,目前围场全县已有乡村旅游农户280户,其中(承德)市星级农户56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8000人,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旅游户均增收2万元。

  就在越来越多的游人尽享“围场蓝”的美丽纯净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围场人也开始从身边司空见惯的绿意里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欣喜。

  “用绿”

       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哈里哈的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这事儿让陈姐们感觉“兴奋又突然”。因为就在此前,陈淑芝的农家院已经被迫“关张”了两年多。“2005年我就开了农家院,生意火时客人一桌接一桌。可我家住村头,是村民放牛的必经之地,每天牛群一过就是一层粪。你这儿刚垫好沙土,牛群回来又是一层粪,加上棋塞公路年久失修,生意是越来越差。”勉强支撑到2014年,陈淑芝只能暂时放下旅游这碗饭。


整修一新的农家院。

  陈淑芝的无奈是因为当时开农家院还不是村里的主业,四里八乡好多家都是靠养牛赚钱。临近三义号村的八十三号村,全村40多户有一半养牛,最多时达500多头。“到处都是牛粪,臭气熏天,连自家人都不愿呆。”村民说。

  路面颠簸、房屋破旧、牛粪遍地……影响的不仅仅是陈淑芝一家人的“美丽心情”。

  “清朝有名的狩猎场木兰围场共有‘七十二围’,其中3个围就设在哈里哈。”哈里哈乡党委书记王华告诉记者,哈里哈源自蒙语“哈达图扎布”,意思是“有岩石的峡谷”,以往人们路过此地,看到路标,大都会因这个有“喜感”的地名哈哈一笑。

  然而,“喜感”的地名没有给哈里哈带来富裕。破旧的村落不能让走过路过的游人驻足,哈里哈每年要错过数十万过路游客,全乡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1000元出头,整体处在贫困线以下。

  “绿水青山”只能“看”不能“吃”,美丽与乡村两张皮,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就不能成为让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财源,绿色就不能发展。

  如何把“美丽”植入乡村?经过反复论证,在承德市委扶贫工作组的指导帮助下,哈里哈人决定走一条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致富相结合的三赢之路,结合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让“田园变风光、民居变民宿、农活变体验、农村变景区”。

  截至目前,哈里哈全乡已完成了5个村344户民居改造。一个总规划面积173平方公里的“木兰秋狝·皇帝猎苑”美丽乡村精品开发区开始从规划走向现实。

  围场县旅游局副局长王庭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局落实旅游产业扶贫政策,确定了3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对发展农家游的贫困农户予以每户6000元的资金扶持。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起笔,一幅更大更美的乡村画卷正在木兰围场大地上徐徐展开。

  记者从围场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按照高效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思路,围场县正谋划着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就业链,让绿色发展有路走,让农民致富有奔头。

  午后,忙里偷闲的陈淑芝坐在小院门口的石凳上,笑意满满地说,“牛棚拆了、新房盖了、环境美了,好日子就快来了”。

  “守绿”

       绿色银行越做越兴旺

  来自塞罕坝林场的一组数据显示,每年周边群众上山采摘蘑菇、野菜、药材等项收入就在数百万元。一片片葱郁的林海,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围场人因此对“绿”有了不同寻常的一份关爱。


游客在塞罕坝游玩。李建摄

  在御道口旅游区的一个农家乐,店主人杨树一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儿:去年有个游客从山上采摘了好多野花,还连根拔起了两棵不知啥名字的野树苗,说是“看着新鲜”,要拿回城里栽起来。一向好脾气的杨树一发起了脾气,硬逼着那位游客赔礼道歉,把树苗栽了回去。

  朴实的杨树一说不清自己为啥突然那么大脾气,而从塞罕坝林场办公室主任刘亚春讲述的一个小细节里,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很多人来到塞罕坝,看到这么多的树郁郁葱葱,都认为这里适宜树木生长,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围场其他地方不说,但你一旦挖开塞罕坝的土层就会发现,适合植物生长的腐植层其实只有10多厘米,而深处还依然是几十年前的沙质土。”

  和刘亚春一样,很多熟悉围场历史的人都记着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提供包括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总计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而就在55年前,这块泽被京津造福地方的“华北绿宝石”,却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部分,北京沙尘暴的风沙源之一。“贪婪是绿色发展的大敌,建设与保护并重,才能筑起坚固的生态屏障。”无论是创造百万亩林海的塞罕坝林场职工,还是如今正谋划再造3个塞罕坝的围场人,已然形成共识:森林改变气候,气候改变生态,生态决定未来。

  以“守绿护绿”、生态发展的思路谋篇,10余年来,围场县正努力营造新的生态建设布局:一砍,砍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所有小矿山、小采石场加工点;一抓,抓好小滦河流域生态恢复、新一轮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力争今年内完成生态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6.7%增长到58.8%。让家园更美,让围场百姓的绿色银行越长越旺。

  夕阳西下,记者登上塞罕坝林场四道沟附近的一处小坝子,附近的林地里,偶然闪过采摘蘑菇野菜的村民身影,远处,一排排翠绿的樟子松、墨绿的云杉幼苗正生机勃勃。